延冈新兴之母 野口遵7. 从延冈到朝鲜半岛

野口能作为世界级的企业家在后世留名,是因为其在朝鲜半岛开发水资源并利用该电力进行化工生产。

即在现在的北朝鲜(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赴战江、长津江进行水源开发,并将该电力用于在兴南建设的化工厂,以及建设鸭绿江水丰大坝。
野口决定向朝鲜半岛进军时,延冈工厂正在扩建。1925年6月,为开发赴战江而组成的测量团队就已奔赴人类从未踏入的地方,那就是北朝鲜的崇山峻岭。
野口之所以决定进军朝鲜半岛,是因为他在日本国内开展业务时强烈感受到,需要更便宜更充足的电。
这是因为当时硫酸铵肥料消费激增,供不应求,不得不从国外大量进口,这就需要提高国产低价硫酸铵的产量,以对抗从国外进口的这部分硫酸铵。鉴于此情形,野口不满足于延冈工厂的扩建,开始考虑建设更大规模的硫酸铵工厂。因此,就需要便宜且充足的电。
在此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野口一直在寻找国内可供开发的电源基地,甚至计划开发屋久岛,并亲自奔赴一线进行了实地考察。但最终条件不允许,没能实现,于是萌生了在朝鲜半岛进行电力开发的思路。

赴战江开发
如果能让河水倒流

朝鲜半岛的地势特点是,长白山脈仿佛其脊梁,沿着半岛的东海岸向下延伸,北朝鲜的日本海一侧山峦重叠,好似一大屏障。与其相反的西侧,则是整片的高原地带,发源自长白山的河流经由大致平缓的坡度,向西注入黄海。
各条河流,夏季与冬季流量差别很大,冬季极为缺水。
因此,普遍认为不适合作为水力发电的发源地。
但野口仔细研究地图后,发现未必完全没有希望。
“对了!将鸭绿江的3个支流截流,让河水通过挖掘的隧道,倒流注入日本海。利用千米落差可以建造大规模的发电站。”
由此,野口开始关注鸭绿江的支流——赴战江和长津江。
以前,韩国对清朝有过这样的誓言:“即使鸭绿江水倒流,我们的朝贡也不会断绝。”
也许有人预想到了鸭绿江水可以倒流注入日本海吧。
“只要能让河水倒流,就能发电。”任何人做梦都没想到的,这一异想天开的思路成为了向伟大事业挑战的开端。
一旦制定了计划,野口就不再满足于纸上谈兵,无论气候和地质条件多么恶劣,他都要亲自督阵,进行百分之一百二的现场调研,直到完全说服自己为止。
这次也是先在地图上研究,有了可行的预判后,奔赴现场实地考察确认。其结果是得到了颇有信心的结论。
我们可以感受到,野口在规划一个又一个事业时,其投注于工作的极强行动力,及理论・实践・证明过程中的科学态度。
1926年,首先以2,000万日元的注册资本成立了朝鲜水电株式会社,以此推动业务开展。
赴战江开发包括:全水域截流;建造面积达78平方公里的大水库;建设堤坝;为了让河水向东倒流入日本海,挖掘了贯穿分水山脈、总长达28公里的大隧道;铺设水压铁管;建设高达1,000米落差的八百几十个水力发电站;斜面轨道施工。总工费达5,500万日元,是当时东洋最大的建设项目。
就这样,这一源自突发奇想的工程于1930年竣工,成功获得了20万千瓦的电力。

  • 赴战江大坝

在分水山脈贯通施工的过程中,有这样的故事流传下来。承包了大隧道挖掘作业的某土木公司,因合同金额低,实际的施工费用远超出合同金额。像这种施工公司勉强承包、出现亏损时,野口会将此视为自己的责任,将亏损部分的金额补偿给承包公司。
如果说是什么使这一全球性的大事业取得了成功,那应该是这背后所展现出来的野口的人格魅力和支撑起该事业的员工之间的温暖帮扶。

  • 赴战江发电站

兴南工厂建设
力争建成全球第二大化学工业城市

让赴战江的河水倒流,成功获得了心心念念的20万千瓦电力。但在此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好不容易获得的电力,把它用在哪里呢?
不管怎么说,在崇山峻岭之间,在北朝鲜穷乡僻壤的群山深处,虽建成了几十万千瓦的大规模发电站,但只要没有能够消耗掉这些电力的生产装置,那就只是白白浪费了资本和劳力,也就是俗话说的“捧着金碗要饭吃”。

必须在离发电站不太远的地方,有一块可供开发的工业用地,能够使用该电力搞工业建设。野口在推动赴战江的开发计划之前,已经充分考虑并有了成熟的构思。这块地就是兴南。
野口在推动业务时,能够洞察整体,拥有预知未来的敏锐嗅觉。
开发前的兴南,只是个有20~30户零散人家的孤寂小渔村。在之后的短短十几年间,它飞速发展成傲视全球的一大化学工业城市。
1927年,野口在兴南以1,000万日元的注册资本成立了朝鲜肥料株式会社,开始着手建造生产肥料等化工产品的兴南工厂。
工厂的筹建工作顺利进行,除全球第一的肥料厂外,还有工业药品、油脂、镁、亚铅、碳化物、合成宝石、碳、火药、航空燃料、人造橡胶等多个工厂,同时具备完善的铁路、港湾等配套设施,包括工厂和住宅面积在内,共占地五百数十万坪(1,700公顷),员工47,000人,发展成为总人口达18万人的一个城市。
城中除了砖瓦建成的工厂、仓库、办公楼外,还有能容纳大量员工的住宅、娱乐设施、运动设施、医院、学校、邮局、政府机构、大礼堂、警察局等众多设施。令当时的人们吃惊的是,这些建筑全是砖瓦结构,配有冲水马桶,完全电气化,冬天还有完善的蒸汽取暖设备。

  • 兴南工厂

当时在全球范围内有没有能与之匹敌的工厂呢?我们查验了很多资料。据资料显示,该规模仅次于同一时代的德国EG公司的Oppau工厂,是全球第二大化学工厂,能超过兴南工厂的,英国、法国、美国都没有。
如果拿日本国内的工厂与兴南工厂相比较,那就是大牟田工厂群或新居浜工厂群。但这两者均为日本屈指可数的财阀所有,是在长年存在的坚实基础上,花费了数十年的岁月得以建成的。
而作为个体的野口,既无财阀背景,也没有政府的援助,几乎是凭一己之力,并且是在短时期内完成,这可以说是震惊世界的一大壮举。
野口的事业,通常都是同时推进发电站和工厂的建设。发电站建成后,建造使用其电力的工厂。工厂发展起来,电力不足时,再寻找新的电源。野口时刻关注未被开拓的领域和土地。在此过程中,出现障碍或遇到难关时,就会越发激起他的斗志,最终他把事业拓展到了海外。
我们介绍了开发赴战江、建设兴南工厂的经过,那么能使这些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呢?
首先应该是野口对事业的“过人气魄和热忱”吧。
再有就是野口积极果敢地挑战未开拓的土地——这种“开拓者精神”,并且是非常纯粹的。

  • 工厂宿舍
  • 医院
  • 女子高中

据与野口交往密切的人说:“野口的行为没有战争中殖民主义的意味,十分单纯。他的行为完全来自于纯粹的开拓精神。”
兴南时期的野口经常口头禅似地自言自语到:“如果能够提供又便宜又好的肥料,那农作物就能丰产,朝鲜农民的生活就会变得稳定,甚至可以振兴工商业。”
晩年,野口将户籍从日本迁往兴南,并将此作为生命终结之地。
关于兴南时期的野口,可以参考下面这个故事来了解他的人品。这是当时兴南工厂的某员工记录下来的:
【我记得那是1939年的初夏。当时我在朝鲜的工厂工作,每年2~3次回东京或大阪公办,有一次回朝鲜前到高管室去打招呼,突然被总务部长叫住:“今天正好野口先生也去朝鲜,可我们都离不开,不能陪着去,那就辛苦你一下吧!”我从没有过跟随野口先生这么大领导的经验,掩饰不住焦虑,心想这下不得了了。但总务部长对此毫不在意,直接对野口先生说:“岛村君回朝鲜,正好陪您一起。”事情就这样决定了。

于是,我们坐上了当天10点几分的南下快车。野口先生是一等观光车,我是就近的二等座。当然我也不可能拉着野口先生聊天,而且邻座太拘谨、时间太难熬,还不如分开坐来得轻松。上车后,我无事可做,又因为接连几天的工作和大都市的强烈刺激,感到身心俱疲,不知何时就睡过去了。应该是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等我醒来的时候,我的胸口上堆着报纸和杂志,“不会是野口先生看完了给我送过来的吧?”我正惶恐不安时,就看见野口先生手里拿着刚从停靠的车站月台上买来的冰激凌,一边递给我一边微笑着说:“看你挺累的,睡得很熟。”然后就返回自己的车厢了。本来应该是我来照顾野口先生的,结果反而被照顾,这让我深感惭愧。而且与我以往听到见到的那个可怕的野口先生不同,我感受到了以往无法想象的,他内心温暖而美好的部分,深感歉疚。】
野口被称为独裁社长,据说脾气暴躁,经常呵斥属下,但看来他也有接地气、富有人情味、注重培养技术人员的一面。

长津江开发
土木界的世界记录

开发计划:长津江是鸭绿江的支流,在赴战江以南数十公里处与之并行向北流动,发源于距赴战岭约50公里的黄草岭,在海抜1,100米的高原地帯缓缓向北流去,在约40公里处进入峡谷。在这个地点修建大坝截流,将河水引进隧道使其倒流注入日本海,这样就可以实现约33万千瓦的发电。
野口开始关注长津江,主要有以下原因:之前开发的赴战江连续两年缺水,无法获得预期的电力,正苦于电力不足;受黄金解禁的影响,肥料价格大幅下跌,损失惨重;今后有望扩建兴南工厂的电气化工部分,那就需要更多的电力,等等。

  • 长津江大坝

野口常说:“要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拓展业务。景气的时候,谁都花钱,东西也贵,不景气的时候承包费也便宜。”可以说赴战江和兴南工厂竣工后的严重不景气反而激发了野口的事业心。 1933年6月开始施工。长津江工程的规模远大于赴战江。顶长616米、高38米,需用水泥300万袋。大坝相当于丹那隧道的3倍以上,总长24公里、直径4.5米的水压大隧道要在地下40~70米的地方贯穿,这是一大难关。尽管如此,还是在短短2年的时间内完工了。这是全球土木工程界的新记录。

  • 水压铁管道

鸭绿江开发・水丰大坝
世界奇迹

成功开发了赴战江等河流、建成人口达18万人的兴南化工城,由此,实业家野口的人生,终于迎来了顶峰。
在此,留有一个重大项目需要野口的雄韬伟略来完成。那就是横跨朝鲜和满洲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的鸭绿江开发。
鸭绿江流域有6万平方公里,远大于九州的面积,年平均水量每秒超过800立方米,足足是日本最大河流的四、五倍。
鸭绿江位于国境线上,其开发的复杂程度可想而知,但野口还是进行了实地调研。堤坝可以建在河流的任何地方,水量丰富,至少可以获得2百万瓦左右的电力,前景可观。
开发计划十分庞大,纵向是从海拔500米到接近海平面的地方,横向是在大约500公里的距离内建造7个大坝,使鸭绿江成为一个连续的蓄水池,建造总计2百万瓦的发电设施。
这就需要决定从7个大坝的哪一个开始建造。结论是从水丰大坝开始。
水丰大坝位于距河口约120公里,距新义州、丹东约80公里的上游,横跨朝鲜(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满洲(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岸,宽900米、高170米、蓄水面积为345平方公里,相当于琵琶湖的一半、霞之浦的两倍,成为仅次于北美Boulder Dam的全球第二大人工湖。
发电站配备了10万千瓦的全球最大发电机。
据大坝在建时期参观过的人说:“我在1941年初参观了建设中的水丰大坝。当时2期工程已结束,很快就能发电。其规模、设备均超出日本人的格局,从任何角度看都是世界级的大工程,让我十分感叹。即使在今天,野口作为一个日本人能够完成这样一个令全球惊叹的宏伟项目,其开阔的视野、坚定的意志和强大的执行力,仍让我钦佩不已”。
水丰大坝顺利完工,成功获得了充足且便宜的电力,让鸭绿江的河水从分水岭处高高落下,不仅可以发电,还可以利用发电站里排出来的水,灌溉下游1万数千公顷的水田,再往下游,还被用于兴南的工厂。不仅如此,水库还可以养殖淡水魚,水库周边的高原地帯还可以作为牛和猪的牧场。

此外,以往因交通不便而闲置的木材,也通过水库施工用的斜面轨道运出并被开发使用。
美国进行TVA(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是在1933年,源于当时罗斯福总统的新政方案,但实际上日本在早于TVA数年的1924年,就已经在朝鲜正式进行了日本式TVA。
即在以兴南工厂为中心的大化学工业区中,建造水丰大坝并对其流域进行综合开发。
朝鲜动乱结束后,美国媒体向全球进行了报道:这是由实业家野口遵及其团队建成的堪称奇跡的工程。

  • 水丰大坝